尽管"圣诞快乐"这4个字在很多人耳里,听起来总还是有些别扭,但是,我们不必因为自己是黑头发、黄皮肤,而在回答“我们为什么要过圣诞?”时给自己找出种种理由。找理由,无非是社会舆论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非议。有人说,圣诞狂欢是为快乐找个借口;有人说,全是商家炒作惹出来的事;更有人认为是"节日殖民主义入侵"的结果。嘿,扯哪儿去了。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,其实都不重要。

我们倒是应该细细想一想:为什么作为舶来品的“圣诞节”,会一年比一年热闹?相反,在人们的眼中,为什么对中国传统节日除了可以放假休息之外少了几分期待?原因只有一个,中国节庆内涵中有太多的文化包袱,本身就缺少“狂欢”这样的快乐基因,包袱太重也就越发没了激情。没有激情哪来的乐趣,没有乐趣还期盼什么呢,早晚都是蒙头睡觉。而圣诞节的狂欢恰恰把人的激情从沉闷中激发出来了,生命的活力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宣泄的机会,于是,生活的乐趣在一夜之间“井喷”。圣诞节并不是唯一的例子,还有一个情人节也是这样。七夕之夜,牛郎织女隔着银河诉说骨肉分离之苦,分泌的是“贝塔肾上腺素”,传导的只有人间悲情。而一束玫瑰花、一块巧克力、一盏桔红色的台灯,激发出的是雌雄激素,于是在平静的外表之下,人们各自内心演绎着别样的狂欢场面。也许这正是现在的人追逐洋节的原因。

曾经有一家调查机构对圣诞夜狂欢人群的年龄结构做过调查,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只有7%, 18岁至25岁的有46%,25岁至28岁的有18%,28岁以上的有29%。结论是年轻人是圣诞节的主力人群。但实际上,激情的宣泄、活力的挥洒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,而是不同年龄层次的人都具有的、本能的精神需求。对于进入后工业时代的我们来说,这样的机会太少了。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中,来自学习、就业、工作等方面的种种压力,让人们少了许多生活的激情,而激活它,我们需要有机会和更多不拘一格的形式,也包括外来文化提供的机会和行为方式。

我们可以拒绝一种文化,却没有理由拒绝获得更多的生活激情和表现活力的机会,人的活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原动力。一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社会,可以孕育更多创造、创新的冲动,可以发掘出更多的、各式各样的机会。近些年来,因为圣诞节而产生的商业冲动、消费冲动、文化冲动,给社会提供了无数的机会。商家以圣诞节刺激消费,并以年轻人和受良好教育者为主要消费对象,在国庆节和元旦之间制造出一个新的商业亮点;在圣诞节的名义之下,民间的社交活动、年轻人的娱乐活动丰富多彩,客观上带动了社会服务产业;城市和家居在冰冷的季节里,也装点得美轮美奂、春意盎然。这样的事实胜过一百个理由。

其实,圣诞节作为一种“普世性”的节日,在全世界已经商业化了。不知从何时起,西方人早已把耶稣降临之夜马棚里弥散出的那种宁静、肃穆的“原创”气氛,改变成享受物质和精神狂欢的日子,在很多人的心目中,圣诞节仅仅是一个让所有人都很快乐的日子。而在中国,许多人也许根本没有兴趣知道圣诞节的宗教背景,不会去替洋人去背什么文化的包袱;因为是外来的文化,在这一天,人们可以把中国传统节日冗繁复杂的“礼数”抛在脑后去爽一把。因此,圣诞节在中国将继续是一个商业化的节日,就像世界上其它地方一样。我们还担心什么呢?

-------------来自:敏思博客-----------------

标签: none

评论已关闭